孕前保健
防病优生
女性早孕
怀孕常识
孕前营养
孕中保健
孕期疾病
孕期饮食
孕期保健
分娩保健
临盆待产
分娩时刻
产前诊断
产后保健
靓丽重现
产后心理
产后保健
月子饮食
宝宝保健
育儿心理
婴儿期
哺乳知识
母婴交流
产后保健

肉牛牦牛吸虫的驱虫程序

作者:小编 来源: 日期:2017-12-12 15:28:56 人气:

  牛的体内和体外寄生虫对牛的危害都很大。体内寄生虫不仅争夺宿主的营养,直接造成营养成分的消耗,而且寄生在肺、肝、脑、肌肉内还会导致宿主出现各种病症。蝇、蚊、虱等体外吸血虫,还能牛的多种传染病。除常年舍饲、自繁自养的奶牛群寄生虫病的危害较轻外,其他任何牛群都存在体内和体外寄生虫。定期给牛驱虫,是科学养牛的重要环节。养牛场(户)一定要做好给牛驱虫工作,驱虫时注意以下问题:

  一、驱虫保健程序。驱虫时间要按下列情况安排:(1)预防投药,一般是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全群驱虫。对于饲养较差的养殖场(户),每年在5~6月份增加驱虫一次。各场(户)可根据当地寄生虫感染程度和流行特点来制定最佳驱虫程序,并按程序长期防治。(2)犊牛在断奶前后必须进行性驱虫,防止断奶后产生的营养应激,寄生虫的侵害。犊牛在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一次。(3)种公牛每年必须保持四次驱虫,以良好的健康状况。(4)给空怀母牛投药,应在配种前一个月最后一次投药。育成奶牛应当在配种前驱虫,以提高受胎率。(5)母牛要在进入围产前进行驱虫,以母牛和犊牛免受寄生虫的侵害。母牛产后20天应驱虫一次。(6)肉牛驱虫应根据当地寄生虫的流行特点选择适当的时间。对肉牛的驱虫时间主要有秋季驱虫,深冬驱虫和成熟前驱虫三种。移地肥育的牛,要在开始肥育前10天驱虫,以提高效益。(7)对集约化饲养或高密度饲养的牛群,驱虫工作可每隔一个月重复一次。从外地购入的牛批次不同时,要安排同期投药,以便于管理和提高驱虫效果。(8)新进奶牛进场后必须驱虫并在隔离15天后再合群。转场或转舍前必须进行驱虫,减少对新舍(场)的污染。从放牧转入舍饲的牛,要在入舍一周内普遍进行驱虫。(9)驱虫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进行,牛在第2天白天排出虫体,便于收集处理。

  二、选用驱虫药物。牛寄生虫的种类很多,相对驱虫药物也很多,驱虫时要选择抗虫谱广、低毒、高效、绿色、无残留、无副作用的药物,使用方便为原则。目前认为较好的驱虫药物有用来防治胃肠道蛔虫的蝇毒磷;用来防治肺线虫及其他胃肠道寄生虫的盐酸左旋咪唑、噻苯咪唑、吩噻嗪;用来防治牛皮蝇可用蝇毒磷等。

  三、准确使用药量。由于牛的品种、年龄、性别不同及兽药生产的批次不同,药剂的效力和用药量也不尽相同。用药过量易引起中毒,药量不定则达不到驱虫的目的。用药的剂量要严格按照各批药剂的说明书使用。用蝇毒磷驱虫,每天按每100千克体重给0.2克计算治疗胃肠道蛔虫。若用来防治牛皮蝇用药量是每日每千克体重用1.5~2.5毫克,应连服6-7天。用盐酸左旋咪唑驱虫,用量按日粮干物质的0.1%~0.8%计算。用噻咪唑驱虫,用药量是每100千克体重20克,连续投药数月。对于钩虫类寄生虫,药量加倍,但最多每100千克体重不超过160克。

  四、注意投药方法。驱虫前应先禁食。为便于驱虫药物的吸收,驱虫前应禁食12~18小时。给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:

  1.混饲法即把药物按一定浓度均匀地拌入饲料中,让牛食入。如牛群数量大,驱除牛体内寄生虫可采用混饲给药。

  2.混饮法即把驱虫药均匀地混入饮水中让牛饮入。常用的有抗球虫的呋喃唑酮及驱线虫的左旋咪唑等。

  3.喷洒法由于牛的外寄生虫如虱、蠕形螨、疥螨等,除寄生于牛体表或皮内外,在圈舍及活动场内,还有各发育阶段的虫体或虫卵。因此,在生产实践中,常将杀虫药物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,均匀地喷洒于牛的圈舍、体表及其活动场所,以达到同步彻底杀灭体表及中各发育阶段虫体之目的。

  4.撒粉法在寒冷季节,无法使用液体剂型喷洒法时,常用此法。将杀虫粉剂均匀撒布于牛体及其活动场所即可。

  1.药浴法或洗浴法该法主要在温暖季节及饲养量小的情况下使用。将杀虫药物配成所需浓度的溶液置于药浴池内,把患外寄生虫病的牛除头部以外的各部位浸于药液中半分钟~1分钟,以达到杀灭牛体外寄生虫的目的。应用此法,牛体表各部位与药液可充分接触,杀虫效果确实可靠。

  2.涂擦法对于牛的某些外寄生虫病如疥螨、痒螨病等可用此法,将药液直接涂布于牛患处,以便药物更好地与虫体接触而发挥杀虫效果。

  3.内服法对于个体饲养量小,或不能自食自饮的个别危重病牛,可将片剂、胶囊剂或液体剂型的驱虫药物经口投服,或用细胶管插入牛食道灌服,以达到驱除牛体寄生虫之目的。

  4.注射法生产中可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质、制剂,牛对药物的反应情况以及不同驱虫目的选用不同注射法。有些驱虫药如左旋咪唑等,可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;有些药物如伊维菌素,对牛的各种蠕虫及体外寄生虫均有良好的驱杀效果,但只能通过皮下注射给药。

  五、防止重新感染。驱虫后应对牛舍、场地进行一次消毒,以防排出体外的虫体或卵沾在牛体表被牛舔食后重新感染和扩散。驱虫后牛排出的粪便和病原物质均应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(清除粪便,焚烧或深埋)。粪便宜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消毒。地面、墙壁用5%~10%的石灰水消毒。饲槽、乳桶等用具用2%的碱水清洗。

  六、体内体外结合。在驱除牛体内寄生虫的同时,对牛体外的寄生虫(主要是牛虱、牛疥癣等)也要进行驱除。可用3%的敌百虫水溶液使用喷雾器喷洒牛的体表及其圈舍、墙壁、用具等,7~10天再喷一次,防效很好。也可用皮蝇磷110克一次内服,既可驱除牛皮蝇,又能防治牛虱等。另外,相比来说,秋季的蚊子、苍蝇叮咬牛体比夏季的都厉害,因此,要经常用气雾杀虫剂等药物消灭蚊、蝇等吸血昆虫,并经常性地做好灭鼠工作,确保牛体健康。

  七、观察驱虫效果。给牛驱虫期间,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中毒及驱虫的效果如何。如出现、腹泻等中毒症状时,应立即将牛赶出舍外,让其活动,并让牛多饮清水,以缓解中毒;严重时让其饮服煮得半熟的绿豆汤(因绿豆能解百毒),必要时灌服,或采取其他解救措施;对拉稀的牛,用木炭粉或高梁面拌料喂服,治愈为止。若驱虫效果不佳,可重复用药,或改用别的驱虫药物。

  八、平时注意疾病的预防工作,“病从口入”,寄生虫感染也不例外。给牛驱虫,关键在于预防。要按照“以防为主,防重于治,防治结合”的原则,做好对寄生虫病的预防。要经常保持牛饲料、饮水的卫生。要好牧场,防止人粪尿、柴油等脏物污染牧场。要保持牛舍干燥卫生,对粪便要随时清除,集中处理,以防病原寄生虫扩散。

  危害牛的主要吸虫有片形吸虫(肝胆管内)、前后盘吸虫(小肠、瘤胃、网胃内)、矛形双腔吸虫(胆道和胆囊内)和血吸虫等。

  硝氯酚:用于驱虫的治疗量为口服3 mg/kg,中毒量是治疗量的3~4倍。但牦牛的治疗量10~12 mg/kg,驱虫率达100%。

  阿苯达唑:又称丙硫苯咪唑,内服,牛一次量每1 kg体重10~20 mg。妊娠45天内禁用;屠宰前应停药14天。

  海托林(海涛林,三氯苯丙酰嗪,Hetolin),阿苯达唑,芬苯达唑(硫苯咪唑,Fenbendazole),氯舒隆,奈托比胺,波利特雷姆。

  芬苯达唑:内服,牛一次量每kg体重7.5~10 mg,连用6天。不应用于产奶牛。也不用于妊娠前期45天。

  吡喹酮:各种慢性血吸虫病采用总剂量60 mg/kg的1~2日疗法,每日量分2~3次服用。急性血吸虫病总剂量为120 mg/kg,每日量分2~3次服,连服4日。体重超过60 kg者按60 kg计算。

  (1)生产实践中驱吸虫药的应用常是预防多于治疗。如果旨在驱杀童虫,必须注意药物选择,因为有些驱吸虫药只对成虫有效。

  (2)有些驱吸虫药的剂量,对童虫比成虫少即有效。例如,三氯苯咪唑对片形吸虫童虫按5 mg/kg有效,对成虫则需按12 mg/kg方有效。硫双二氯酚对肝片吸虫、前后盘吸虫均有效,但对成虫效果好,对未成熟虫体效果差。有些驱吸虫药对片形吸虫的慢性病例用量比急性病例多,例如,双醋氨苯氧对急性片形吸虫病例按100 mg/kg有效,而对慢性片形吸虫病则需按150~200 mg/kg方有效。

  随着片形吸虫周龄的增长,有时宜改变药物的选择。例如,对6周龄片形吸虫选用氯氰碘柳胺和羟氯柳胺效果更佳;对8周龄片形吸虫选用硝碘酚腈效果更佳。

  对前后盘吸虫的童虫,硝氯酚按3 mg/kg、碘醚柳胺按7.5 mg/kg和阿苯达唑按10~15 mg/kg有效。

  (3)使用驱虫药必须考虑安全指数、毒副作用和注意事项。一般来说,安全指数小于5的(例如硫双二氯酚、双醋氨苯氧、氯腈碘柳胺)和毒副作用大的(例如四氯化碳)必须个体给药。阿苯达唑对牛的剂量超过15 mg/kg具有致畸作用,孕畜禁用。硝碘酚腈能使肉着色,氯氰碘柳胺肌肉注射可能出现震颤,硫双二氯酚会引发暂时性腹泻。对正在泌乳的牛宜选用能快速从乳汁排出的药物,例如,氢氯柳胺1~2 d即排净。对供人食用的牛肉和内脏必须遵守停药期、弃奶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  延伸相关词:

 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,倒追小伙被当保姆,陆贞传奇演员表,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,莫小棋三级,保拉的诱惑,李慧珍老公,luciano rivarola,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,电视剧当狗爱上猫

推荐文章